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阅读:6 来源:中国结论坛 发表时间:2025-04-05 17:57作者:秋天

    2016年5月3日,台州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土名“大坟”地方,发现一座夫妻合葬双穴墓,据右穴(妻室)出土的墓志,墓主人系南宋赵伯澐妻李氏,李氏卒于庆元元年(1195),次年下葬于“黄岩县靖化乡何奥之原”。

朱红髹漆的棺木,宛如新造。据1993年重修《黄岩西桥赵氏宗谱》卷七,墓主人赵伯澐,系宋太祖七世孙,南宋初,其父赵子英始徙居台州黄岩县,遂为邑人,绍兴二十五年(1155)生,嘉定九年(1216)卒,赠通议大夫,同年与李氏合葬。

考古发现了一块墓志铭,时间显示是南宋的绍兴年间,根据墓志铭上的内容,确定墓主人是赵伯澐与其妻子李氏,是一个距今800多年的南宋古墓。

  棺内出土了大量保存极好的衣物,“出土的丝绸文物涵盖了衣、裤、袜、鞋、靴、饰品等形制;纹样题材多样,有花卉、花鸟、云鹤和杂宝等;织物品种齐备,原料包括绢、罗、纱、縠、绫、绵绸、刺绣等品种。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

也有少数随身的随葬品,如玉石挂件、铜镜、香盒等物。其中一件玉璧,刻有“大唐皇帝昪谨于东都内庭修金籙道场,设醮谢土,上仰玄泽,修斋事毕,谨以金龙玉璧投诣西山洞府。昇元四年(940)十月日告闻”字样,知为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的投龙玉璧,传世近三百年后,作为古物玩好,为墓主人赵伯澐收藏并随葬,尤为难得。

赵伯澐墓水晶玉璧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

水晶璧外径 7.5 厘米,孔径 3.2 厘米,厚 1.2 厘米。

水晶璧质地纯净光洁、晶莹透亮。

更难能可贵的是,因密封保存完好,赵伯澐墓的水晶璧以一根精致的丝绳带穿孔而过系结,丝质编织绳带保存完好如初。

这清楚展示了水晶璧的功能是压制飞扬的轻薄丝绸衣物,同时也是一挂美观时尚的佩饰。

做为中国结爱好者非常庆幸两个玉壁上的绳结保存如此完好,让我们仔细看看,这个距今有800多年的南宋文物中,保存完好绳结饰品。大家可以看出是什么编法编的挂绳和流苏吗。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

  

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


  • 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文物中玉壁上保持完好的绳结流苏饰品

  • 清代中国结文物:回笼流苏络子

    这是两个清朝时期的回笼流苏编绳挂件。样式古朴,由多个传统的中国结基本结组合,古代匠人,先编绦带,再用绦子打结,搓回笼须。岂是非一般人可做。

    2025-04-05阅读:10
声明


搜索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